你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 不過並不影響本頁內容的呈現

 
Taupas.日本軍─布農南洋軍伕回憶錄 2008年一起走一段---大館帶小館主題特展首頁相關連結網站導覽English Version
Taupas.日本軍─布農南洋軍伕回憶錄遺忘中重組---悲壯的七腳川Cikasuan之戰
策展團隊策展感言展覽緣起展覽背景展覽概要訪談片段展品介紹展示激盪開幕花絮觀眾迴響

 

展覽概要 ﹥﹥﹥

這次主題特展,依照展場動線規劃與意象設計,約可規劃出六個區塊,分別是:

一、「策展感言」、「策展緣起」與「展覽背景」、「七腳川事件年表」

簡單介紹本展的生成與背景,並以年表羅列該事件發生後日軍的對應作法,讓觀眾對七腳川事件先有一個大概的印象。

現在位於太昌部落的部落意象
隘勇夫的工作 今昔七腳川 通電網那端的日子 慶修院 舊部落腳踏車之旅

二、事件發生之前

以「七腳川人原居地的生活與性格」、「消失的年齡階級」兩單元,先讓觀眾對於位處刺竹林的七腳川舊居地生活景象有一粗淺的認識,連結稍後的刺竹林裝置意象。

三、日本統治時期與事件的發生

由於七腳川事件的起因,在於日本人大量徵調南勢阿美族人特別是七腳川人擔任隘勇夫從事大量勞役工作,這造成族人原有生活及部落運作維繫型態大受影響,因此先說明「隘勇夫的工作」,接著將老人的口述記憶以「對抗不合理」為主題,整理出當時年齡階級對於薪資發放問題的抗議而殺害日本警察,結果引來日本人砲轟滅社的結局,族人只得「遠離變色的家園」。

四、刺竹林與竹屋

本區主要為刺竹林意象,一旁上方有相關採訪的影片,帶觀眾從影像中認識位於現今吉安鄉太昌部落一旁的七腳川舊部落今景,影像也帶入現今七腳川後裔分布的村落,以及族人佈展工作的情形。刺竹林中央則是耆老搭蓋的小型竹屋,這是本展場的主要意象,也作為區隔事件發生與發生之後的緩衝地帶,讓觀眾開始波動的心情有一帶狀的延續直到下一區塊。

五、事件發生之後

耆老對於族人逃到山上被通電網隔離過著何等辛苦的日子,以及被迫流散遷徙不能與親族見面失去聯絡的日子,有著越說越難過的記憶。「通電網那端的日子」與「遷徙與離散」這兩個小單元,就呈現了族人於事件發生後顛沛流離但仍積極生存下去的景象。

六、今日追憶

當事件發生一百年之後,於今日回顧七腳川此一存於日本人紀錄舊社大部落的意義為何與何在?這裡分成三個小單元,想要帶領觀眾知道,七腳川事件於今人擁有不可磨滅其實的血淚史有很大的關係;「今昔七腳川」以今昔地圖對照的方式,說明舊部落位置以及現在有著七腳川人後裔分布於花蓮的位置圖。文中亦點出目前各地七腳川後裔文化復振工作的進行,特別是近年來積極恢復年齡階級組織運作的太昌部落,企圖點出七腳川後裔那分散卻又統一的七腳川認同意識。

「慶修院他鄉.故鄉」此一單元點出今日花蓮公共建設的土地使用源於日本人取得七腳川人傳統領域而得,並繼續役使七腳川人與其他南勢阿美族人加速建設而來,對照七腳川人離散到新部落以及前來臺灣的吉野移民村日本人,在他鄉與故鄉之間人人企求的只是安身立命的希望。

「原舞者」在今年以七腳川人百年來歷經的三場戰亂為主題發想舞劇,希望藉由藝術的力量,重新詮釋不同世代當中戰爭對原住民的意義,讓今人在事件百週年之後,得以有所省思造成戰爭背後爲誰而戰、為何而戰的意識衝突為何,並展望群體平和共處的寬容。

原舞者劇照
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