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典藏環境因子是指文物所處環境的現象,包括溫度、相對溼度、光線、蟲害、污染物以及微生物等。這些環境因子是引發文物劣化的媒介,一旦人們失去警覺或未加監控,就會對文物造成化學性或物理性的破壞。
文物保存科學家歷經多年實驗研究後,找出文物所能承受典藏環境因子的極限,稱之為「環境極限 參數」,也就是文物本身材質對於各類環境因子現象所能承受的極限範圍,這些參考數值也成為打造優質文物典藏環境的重要指標。
微生物破壞是指有害性的細菌與真菌(通稱黴菌)對文物產生的危害, 這是臺灣文物保存棘手的課題之一。由於臺灣地處亞熱帶,年平均溫度為 23℃,相對溼度為 80 ﹪,這樣的溫溼度特性是助長黴菌等微生物滋長的溫床, 使得文物常面臨黴腐、黴斑等微生物破壞的威脅。
黴菌分布極廣,種類很多,約有 4 萬種左右。它的細胞裡不含葉綠素,無 法行光合作用自製養分,必須靠分解寄生物體的養分成長。因此,必須附生在其他動植物,或其排洩物、遺體上,將其分解取得養分。當吸收足夠的養分,菌絲頂端會形成孢子囊,成熟後囊壁破裂,孢子隨著空氣飄蕩,尋找適合的寄生體。這也是為何黴菌會孳生於各式有機文物的原因。 |
|
溫度是指空氣中的冷熱程度。一般而言,文物典藏環境的溫度愈高,材質變質愈快。尤其是急遽的溫度變化,更對文物不利。
溼度是指空氣中的水汽含量,也是空氣的潮溼程度。相對溼度( R.H.) 則是指在一定的空間內空氣中水蒸氣的量與該溫度之飽和水蒸氣壓的比,以百分比表示。當空氣帶有許多水份時,水會與空氣中的元素或文物材質中的化學成分產生危害文物的化學作用文物有其適應的溫溼度
範圍, 一旦超出本身所能承受的極限範圍時, 會產生各式物理性與化學性的劣化狀況。
文物環境極限指數雖提供典藏管理者一個清晰的指標,但指標背後仍有文物保存科學繁複的學理與特殊狀況,不能一味的套用,仍需視文物的不同特殊狀況而做最好的溫溼度監控決策。
光線是欣賞文物與製造文物歷史氛圍與美學的媒介之ㄧ。然而, 基於文物的材質與年代考量,所能承受自光源所釋放的熱能極限度則不盡相同。
文物照明的來源可分為自然光與人造光兩種。自然光是指太陽光,人造光則指一切人工造明器材所釋放的光線。這兩種光源都帶有紫 外線與紅外線的光幅射。幅射線可因波長的長短,釋放不同的幅射能,當其能量超出文物所能承受光能程度時,便會破壞文物,造成「光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