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the-Kuroshio 「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的航海」計畫


一艘跨海竹筏的誕生─略述IRA2號的製作
文‧圖/黃國恩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助理研究員)

 
前言
「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臺灣沖繩航海計畫」是日本科學博物館海部陽介教授提出的三年計畫,今年是跨越黑潮計畫的第二年。去年的工作重點為測試史前人是否具備穿越黑潮的能力,因此選擇從臺灣以竹筏划向綠島(詳見本館電子報〈跨越黑潮計畫:竹筏出海紀實〉、〈跨越黑潮計畫:重建三萬年前祖先之路的壯志〉)。今年的工作重點主要為修正去年竹筏的弱點,製作一艘真正可以跨越黑潮的竹筏,以測試竹筏跨海至與那國島的可能性,此外也訓練划手夜間航行辨位的能力。
找竹子
有鑑於去年製作IRA1號時間不足的經驗,今年一開始,海部教授就委託Laway(拉外/賴進龍)提前開始尋找製作IRA2號的竹子。去年採用靜浦的竹子很不錯,拉外還是對海岸線的竹子比較有信心(註1),即使縱谷線也有不少粗壯的竹子,但是以竹筏來說,總覺得靠海的竹子就是有品質保證,所以拉外決定先從靜浦開始找起。

1月6日,拉外與我及負責翻譯的藤寬子小姐直接至秀姑巒溪北岸,也就是過花蓮縣豐濱鄉長虹橋進瑞港公路數百公尺的地方找竹子,但都太小,不符合做竹筏的標準。後來轉進秀姑巒溪南岸的山上找,結果一樣令人失望。由於竹子適於在水量豐沛的地方成長,因此下午決定在南岸較靠溪旁處繼續找。

在下小雨的狀況下,坐在拉外的小發財沿溪邊石頭路顛簸到小路盡頭,再下車步行走山路沿路找竹子,走約十餘分鐘終於找到合格的竹子,但是適合用的大概只有兩三根,與需要的數量還差很多,而且地點偏遠,甚至有一小段路坍方,僅容一人行走,如果到時真要取用的話,運輸將會是個難題,只為兩三根竹子花大錢去搬運,我想海部教授也會很傷腦筋。

2月6日,這次帶著海部教授一起去看一個月前找到的竹子。就只有這兩三根竹子當然是不夠的,所以接下來三個小時一直在山上搜尋,不斷地走路幾乎沒有甚麼休息,除了伴隨一些小地震之外(註2),一路上都沒看到像樣的竹子。最後就在我走到腿快斷掉、腳趾都已起水泡的前一刻,決定放棄,改到之前製作IRA1號採竹子的地點看看。那裡的路顯然好走多了,車子走山路約十分鐘,下車後只要步行兩分鐘就到了(註3),果然有數根粗大又合用的竹子,但問題是必須先聯絡地主才能動手,因此決定委請隨行的助手去詢問,因為他剛好是這個部落的族人。拉外說去年IRA1號採完竹子之後,部落裡的人也有來採,所以部落裡可能有使用竹子的需求,地主可能會考量部落的需求而不會貿然同意我們去採集。

之後下午4點在長濱吃午餐,邊吃邊討論,海部教授提出如果沒有新竹子可用的話,希望可以「改造」IRA1號來做為今年海上訓練的竹筏。但是拉外認為如果一定要動到IRA1號,只勉強同意做最少變動的「調整」,而且他強調「調整」IRA1號並不容易,因為若要重新處理竹筏上已定位好的竹子會很容易傷害竹子,所以最好還是可以取得靜浦的竹子做新竹筏。其實從拉外說話時的眼神,就可以看出來他的潛台詞是「IRA有紀念意義,無論如何不可以拆」,即使IRA號是當初海部教授出錢委託拉外製作的竹筏。

拉外提出另一個採竹子的地點是花蓮縣玉里鎮附近的樂合部落,他與此處的地主有合作經驗,顯然較易取得竹子,雖然縱谷的竹子不是最佳選擇,但做為備案,還是要去看看。2月8日,拉外帶著我及海部開車進入樂合部落後方的產業道路,開車約十多分鐘到達竹子地點,竹子數量及狀況都不錯,拿來製作竹筏沒問題,竹子就在路旁下方不遠處,但是地勢很陡峭,砍下來要抬上去會比較辛苦。就竹子的品質及搬運便利性來說,靜浦的竹子雖是首選,但不成,也只好採用玉里的竹子。
砍竹子-彎竹子-埋沙
墨菲定律果然成真,等了近20天,到了決定要採用哪邊竹子的最後期限,卻仍未獲得靜浦地主的回應,最終只好改用玉里的竹子。有趣的是,根據拉外的說法,當我們確定要去砍玉里竹子的前一晚,才傳來靜浦地主同意的訊息,卻為時已晚。海部教授及拉外都深信靜浦的竹子確實有較佳的品質,但海部教授、拉外及靜浦地主都各有各的盤算,最好的方案和最可行的方案不一定會相同,如果我們的跨海實驗尚且如此,那史前人呢?

2月27至28日至玉里附近的樂合部落砍竹子,此一地點的坡度有點大,砍伐及運送較辛苦,總共砍了20多支,最後運回都蘭海邊的帳蓬,一切都還順利。不久之後,因為要拍廣告的緣故,IRA1號也搬來這裡先進行修整。

接下來是彎竹子的工作,主要是彎折竹子的前段。首先在竹子上塗油,同時用火烤,然後彎折一個弧度,再用水冷卻,反覆進行這些動作。裝置在竹筏上不同位置的竹子需彎曲至不同弧度,這真的完全靠經驗,看起來是粗重的活兒,卻要有精準的眼光,得準確掌握彎曲點、力道、火候及時機,不然一不小心竹子就會龜裂。雖然裂縫可以修補,但是修補只能應付一時,裂縫很容易再裂開,一旦沒有即時處理,裂縫還會加長加深。與之前的IRA1號相比,這次使用玉里的竹子就明顯有比較多道裂縫,這也證實拉外所說,要做竹筏,海岸線的竹子還是比較好用。

和之前製作IRA1號不同的是,這次多了一個埋沙的程序,就埋在帳蓬附近的海灘。拉外說竹子埋越久越好,可以減輕竹子的重量也比較耐久(註4),但是為配合海部教授4月初來台的時侯可以測試竹子的浮力,所以只埋了19天,和傳統的做法比起來少了很多天。
測試浮力
4月11日早上與海部教授、宋元開先生會合(註5),另外還有兩位日本夥伴及臺大海洋所郭天俠先生會合都蘭海邊。首先選了6根竹子,暫時綁在一起,抬下海測試並划行出海約14分鐘,上竹筏試划的有3個人,結果認為還不錯,但是宋先生認為這是承載三人的情形,如果是五位划手再加上其他物品,這樣的浮力恐怕不足,因此花了不少時間推敲竹筏的結構,整個下午大概都在討論要做成什麼樣子的竹筏。最後決定使用9根竹子,長度要再略微縮小一點。竹筏修改完之後已超過下午5點,而且雨勢不定風浪漸大,不適合再下水,因此決定隔天早上再來下海測試。

隔天早上10點將昨天已先綁好的竹筏抬下水測試,這回6人上竹筏,試划行近半小時,測試結果尚可,代表沒什麼大問題了,只是部分竹子前端仍要鋸短,有一根竹子要換成較細的。總體來說,測試雖過關,仍有些許小地方要修整。
組裝
海部教授及宋先生對竹筏的意見在測試竹筏時已充分說明,卻仍有些意見難免會傳達失準,造成海部教授一度誤認拉外並未按照日方要求的方式組裝竹筏,再加上拉外沒有及時回應宋先生的line訊息,所以海部教授急急派宋先生前來都蘭了解情況,後來發現其實有些細節必須在現場實際會勘才能正確理解,一切都是誤會。討論之後,依照宋先生的指示修改部分組裝,竹子由原本設定的9根,減少為7根,因此整體重量比IRA1號至少少了一半。在控制方向上更為簡便、更好操控,只犧牲了部分穩定性,但仍在可接受的範圍。

5月初,IRA2號基本上已算是完成,就等著海部教授及日本划手們前來驗收了。這次就近觀察及紀錄拉外製作竹筏的過程,也算是一次特別的田野,海部教授及拉外兩人在計畫中既是伙伴關係,卻也帶著某種緊張氛圍,雖然在市場經濟中他們被視為業主及工匠之間的關係,卻又是那麼非典型。兩人文化不同、身分不同、國籍不同、專業不同又相隔兩地,在跨越黑潮之前,就已有不少東西要先跨越了。
一點點省思
我想史前人在計畫「跨海」的這件事上,是否也有一個像是海部教授這樣角色的計畫主持人,此外是否也有一個像是拉外的竹筏工藝師,製作竹筏時是否也會面臨各式各樣非關竹筏本身的問題。或許是某人犯了什麼禁忌,或是巫師做了一個什麼樣的夢,甚至可能是部落政治力的拉扯,竹筏就有了不一樣的結果。理性因素的背後總摻雜一些對異文化而言的非理性因素,而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因素卻可能導致不同的歷史進程。一個21世紀跨越黑潮的實驗,是否真可以復原3萬年前的跨海事實?就算史前人真的可以跨越黑潮,從臺灣到沖繩與那國島,我們試著從科學的那一面取得數據,驗證這個可能性;但是非科學的那一面,我們卻無法取得那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我想考古的迷人之處就正在於,對若有似無的故事的那一點點想像力,不是嗎?

-------------------
註1:拉外說依照他的經驗,海岸的竹子品質比在縱谷好,因為縱谷的竹子在烤彎的過程中比較容易裂開,海岸的竹子比較耐用。 
註2:2月6日當天晚上花蓮發生芮氏規模6.0的強震,造成大樓倒塌。 
註3:為什麼拉外不一開始就帶我們來這裡呢?拉外的說法是,因為上次多數的大竹子已被砍去做IRA1號了,所以他以為這裡應該沒有夠大的竹子。 
註4:港口阿美族使用浸水的方式,目的是讓原本竹子易腐爛的地方完全爛掉後去除,如此竹子可以較耐用(見張瑋琦〈港口阿美族的竹筏〉一文)。而埋沙應該也有如此功效,也可以減輕重量。
註5:宋元開先生為日籍臺灣人,擁有十分豐富的海洋經驗,曾從臺灣划輕艇到沖繩與那國島,今年63歲,體力非常好,他也是去年及今年跨海航行的划手之一。海部教授離台之後,宋先生仍留在臺北,所以可以就近了解臺東這邊製作竹筏的情況。


 

參考資料

粉絲專頁「跨越黑潮 復現3萬年前台灣沖繩航海探索計畫」
聯合新聞網  2018/06/01 沖繩人祖先來自台灣? 3萬年竹筏解密 
自由時報 2018/06/02 仿3萬年前跨越黑潮/台日聯手 手造竹筏完工 
張瑋琦,2011。〈港口阿美族的竹筏〉,《台灣文獻》62卷1期,頁161-188。

(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助理研究員,「跨越黑潮─復現3萬年前臺灣沖繩航海計畫」館方業務承辦人)


原文刊載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電子報第375期,2018.7.15發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