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頁面上的內容需要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取得 Adobe Flash Player

孤巴察峨 Kopaca’e(TKM1)

孤巴察峨原住民意指:「有圖案的石頭」,雕刻的圖像紋飾多且豐富。圓渦狀圖形象徵魯凱族人宇宙靈力,被排灣及魯凱族人視為「太陽紋」:人像紋似有寓意生命繁衍的巫術功能意象。杯狀紋是古老象徵符號,表示生命力與巫術功能。全身人像圖紋代表百步蛇湖神aididinga化身,高舉雙臂伸向廣闊無際的宇宙,用生命之線與圓渦紋靈力緊密相連,並以杯狀坑符號加重其生命力和巫術意義,微曲雙腿兩側有蜷曲蛇紋、欄柵文及曲線紋;似乎描述著魯凱族「創世紀」的先祖自湖池雲霧中誕生的古老創生神話。

祖布里里 Tubulili(TKM2)

祖布里里岩體呈現三層的階梯狀,其頂端有帶狀的雕刻紋樣分布,主要的是足跡圖紋在岩頂東側與第一階平坦階梯連接部位。在橫向帶狀區域中,有足掌紋、杯狀坑、和散置的凹點紋樣。足掌紋由密集的點鑿刻所構成,個別的足掌紋上有一或兩道斜線,足跡並有重疊的現象。整體構成由左向右的方向性紋樣,像是描述部落遷移時的方向和路徑。西側有一個可能是岩體自然分裂崩落的小塊岩石,岩雕的紋樣不多,僅在平坦處有少數的點狀紋。

莎娜奇勒娥 Sanaginaeh(TKM3)

莎娜奇勒娥 Sanaginaeh(TKM3) 莎娜奇勒娥由兩塊砂岩所構成,裂縫中有人為石板疊砌,使兩塊岩體看似相連。彫刻紋樣在尖端向上的圓形岩石表面,並向下延伸深入地面,因而部分紋飾無法辨識。頂端有一個大凹坑,坑內為敲鑿的密麻凹點,紋樣自凹坑內向外延伸,以舒展開來的線條及密佈的點狀紋所構成,線條或交叉、或互相纏繞、或斷裂。大凹坑代表「本源」的意象,抽象線條可能是描述部落的分脈、成長及繁衍之意。

大軋拉烏 Takalravoe(TKM4)

至2008年,大軋拉烏岩雕區約200公尺範圍,南高北低之緩坡地形內,已發現10座岩雕,是岩雕羣中數量最多且最密集的區域。每年五月至十月雨季暴漲的溪水阻斷交通,崎嶇難行。峽谷溪流深處的耕地有限、日照少、無法長時間的逗留,難以形成大型聚落,成為間歇性停留處。大軋拉烏岩雕群刻啄不深,除少部份圖像外,都像是未完成、即興式抽象符號的圖像。

館址:95060臺東縣臺東市豐田里博物館路一號   電話:089-381166    傳真:089-382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