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行 - 走一趟八通關古道
•古道行 - 臺灣古道
 

      古道是指遺留在地表上的歷史陳跡,沿線有很多族群文化的遺跡,是臺灣開拓史的縮影。這裡定義為古道的道路有兩種類型,一種是某個族群為了某種目的而經常走出來的道路,銜接它自己的文化區域,或銜接不同的文化區域的通道,這一類是屬於自然形成的。另一種是統治者為了政治或經濟上的目的而開鑿的官道。以下介紹幾種臺灣的古道類型:

(一) 社路-原住民的姻親道路
臺灣原住民隨著耕地輪作及獵區擴張而經常改變住所,因而形成新部落,在新部落(大社)與新部落(小社)之間就會有道路交通來往。此外因為婚嫁關係的建立,部落間也形成了通道,而部落間的聯絡、攻守同盟也影響了道路的分布,這些原住民的社路後來往往成為清末時期的隘路、理番道路或開山撫番道路的基礎。

(二) 隘路-隘勇線、隘勇路
過去平地人和原住民地區交界處叫做「番界」,隘路是為了圍堵原住民而開的,平地人往山地設腦灶煉腦,平地的拓墾者入侵山區開墾,是一種經濟力的侵入。所以隘路並非自然形成的而是武力侵佔的結果。

(三) 清代古道
自同治13年(1874年)至光緒21年(1895年)。從臺灣西部的南、北、中等三方面,先後總共開通8條,以及5條雖動工但因故未能開通的東西越嶺道路。【見附表】

(四) 日人理蕃道路(警備道路)
理蕃道路是日本治臺後為控制山地治安,或開發山地資源特地開鑿的道路。初期使用舊有的隘路逐漸往山中伸展軍事勢力,稱為「隘勇線前進」。如果編列計畫預算、工程師定線開道、剋期完工、駐警防備,就稱為「警備理蕃道路」,例如「埤亞南警備道」、「鹿場連越」、「合歡越」、「能高越」、「中之線警備道路」、「八通關越」、「關山越」、「內本鹿越」、「知本越」及「浸水營越」等,到了末期,紛紛轉型為登山觀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