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臨絕種的臺灣黑熊,是臺灣唯一原產的熊類,也是臺灣現存最大型的哺乳類動物,但相關的研究十分有限。一般人以為臺灣黑熊「會吃人」,事實上從熊大便的分析,可發現臺灣黑熊雖是食肉目動物,但牠的食物還包括嫩草、果實、青剛櫟、山羊、山羌等雜食,而且還很愛「素食」。
拉庫拉庫溪流域是臺灣黑熊最多的地方,「古道通了!大家來去『大分』看黑熊」這種觀念讓學者感到憂心。歷經3年深入山區叢林,「黑熊媽媽」黃美秀,完成第一個野外實地觀察臺灣黑熊的研究,發現牠們的活動範圍廣達二百平方公里,備受「棲地破碎化」及「獵捕」的威脅。黃美秀曾捕捉、繫放15隻臺灣黑熊,有8隻捉來時就「破相」,出現斷掌、斷趾,這都是在陷阱中掙扎的痕跡。她強調,原住民布農族過去有不獵熊的禁忌,但一隻熊在中藥市場可賣到15萬元,對獵人產生極大的誘因。
「推動動物保育,要先了解人文」,黃美秀強調,對於原住民的狩獵行為,不能只靠禁止,而應讓原住民的傳統重新覺醒。同時玉管處表示,動物才是山林的主人。雖然臺灣黑熊身軀龐大有危險性,但除非是受了傷或是帶著小熊的母熊,否則黑熊通常不會主動攻擊人。
平時在身上掛鈴鐺等能發出金屬聲響的配件,有助於讓黑熊主動避開;發現黑熊時,若彼此有段距離且黑熊尚未發現你的存在時,應安靜而緩慢的撤退、繞道而行,或注意觀察其是否有攻擊行動;若黑熊走向你,丟下身上額外的物件如背包、相機、水壺等,可絆住或拖延熊的速度,千萬不要爬樹或是裝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