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管理者 - 清代的經略
•歷代管理者 - 日治時期的八通關越嶺道
•歷代管理者 - 越道上的統治據點-駐在所
•歷代管理者 - 理蕃手段
•歷代管理者 - 客途異鄉的統治者生活
•歷代管理者 - 國民政府時期的八通關
 
      八通關越嶺道路完工之後,日本政府在沿途設置了55個警官駐在所,擔負著鎮壓、教育、衛生、經濟開發的多重任務。同時以強大的警力控制沿線的布農聚落。然而大分抗日事件的布農族人趁隙逃入警力不及的荖濃溪上游塔馬荷地區,建立抗日基地,隨時出草襲警,並招募原本居住郡大社的親友投奔塔馬荷以壯大聲勢,使日警有如芒刺在背。日本軍方與警方多次利用八通關越嶺道路,進行行軍、射擊等軍事訓練,其目的也在展示軍威,嚇阻原住民。

      1930年(昭和5年)日本政府再開闢關山越嶺道,並建沙克沙克砲台,與霧鹿霧鹿砲台以加強威嚇效果,然而成效不如預期。1933年(昭和8年)4月22日,在日警溫情攻勢與總督府讓步之下,27戶共計266人的拉荷阿雷一族才與日方達成和解。此後,因為山地平靜,陸續撤除八通關越嶺道路沿線的駐在所,或縮小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