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管理者 - 清代的經略
•歷代管理者 - 日治時期的八通關越嶺道
•歷代管理者 - 越道上的統治據點-駐在所
•歷代管理者 - 理蕃手段
•歷代管理者 - 客途異鄉的統治者生活
•歷代管理者 - 國民政府時期的八通關
 
      1874年(清同治13年)發生南臺灣的「牡丹社事件」,日本藉口3年前,琉球宮古島三艘貿易貢船遇風暴漂流至臺灣東南部,被排灣族原住民慘殺54人,清廷主事者昧於訊息,答以「化外之地,不受管轄」,日本因而獲得出兵藉口。此事件終了,清廷以賠償日本50萬兩銀元,作為日本退兵的條件。

      爾後朝廷的有識之士,如沈葆楨、李鶴年、文煜、王凱泰等,力主鞏固國防,應開發臺灣後山,於是「開山撫番政策」成形。南路-崑崙坳古道、中路-八通關古道及北路-蘇花古道三路並進。中路始建於1875年1月,總兵吳光亮、副將吳光忠率兵1500人,分由林圮埔(竹山)、社寮同時開山東進,在大坪頂會合,以迄璞石閣,全長265華里(152.64公里),在同年11月完工。

      道路初闢,官兵刻意拉攏收買布農族人;完工之後,清廷頒布「入番撤禁令」,並到閩粵一帶招募墾民。但陸路難行,漢人仍多以成廣澳的海路進入,再循小中路-紅莝越(安通越)進入縱谷地區墾殖。另外道路開通翌年四月起,全台霪雨連綿,6月9日~17日颱風豪雨造成多處崩坍。根據當年奏摺:「…內山營堡及新開山路亦有沖壞,吳鎮軍所開中路被沖尤多,飛虎勇丁紮在內山者,沖沒兩棚,勇丁淹斃八名…」,因此內山營盤不斷裁撤。到了光緒8年,道路已經完全失修了,這也是八通關古道人煙罕見,在20年間即成廢道,失去功能的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