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理念 Philosophy
》策展 Curatorial

展品選粹 Collection
》生活陶 In Daily Use
》儀式陶 In Ritual Use
》風格演變
  Style Evolution

館校合作
School Collaboration
》大溪國小
   Dasi, Taimali

》三間國小
   Sanjian, Changbin

》竹湖國小
   Juhu, Changbin

》豐里國小
   Fongli, Taitung City

人類自從學會將泥土塑形再燒製使之定形後,便廣泛的使用這項物質製造各種容器,一開始以日常用為主。

臺灣史前遺址出土的日常用陶容器多已破碎,不利功能與器型的辨識,不過大致可區分為烹煮、儲藏及盛裝食物三種功能。

Pottery vessels have served a variety of purposes since people learnt the technology of making it. Though it is hard to recognize the functions and forms from fragments, we could still say it is in the domestic and culinary roles that their functions as containers can be addressed most broadly. Such functions can be divided into processing, storage, and transfer.

侈口圓腹繩紋罐
臺南南關里東遺址出土
大坌坑文化
4800~4200 B.P.
器高181mm 腹徑211mm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
侈口圓腹繩紋罐
臺南南關里東遺址出土
大坌坑文化
4800~4200 B.P.
器高245mm 腹徑270mm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
侈口圓腹繩紋罐
臺南南關里東遺址出土
大坌坑文化菓葉期
4800~4200 B.P.
器高280mm 腹徑268mm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		
		
捲沿盆
臺南烏山頭遺址出土
大湖文化烏山頭期
2800~2000 B.P.
器高155mm 口徑324mm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
平口三繫大缽(甕棺蓋)
臺南石橋遺址出土
大湖文化烏山頭期
2800~2000 B.P.
器高178mm 口徑389mm
臺南市政府文化資產管理處提供
缽
臺南烏山頭遺址出土
大湖文化烏山頭期
2800~2000 B.P.
器高48mm
口徑121mm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
廣口折肩平底罐(陪葬品)
臺南五間厝遺址出土
蔦松文化蔦松期
1400~1000 B.P.
器高175mm 腹徑240mm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
		
四繫圈足碗(陪葬品)
臺南道爺南二遺址出土
蔦松文化蔦松期
1400~1000 B.P.
器高128mm 腹徑197mm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提供
雙把圓腹罐
臺東長光遺址出土
長光類型文化
3000~2000 B.P.
器高345mm 腹徑410mm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
		
雙把缽
臺東僅那鹿角遺址出土
靜浦文化
600~300 B.P.
器高185mm 腹徑265mm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
四稜扁壺
花蓮港口遺址出土
靜浦文化
650~280 B.P.
器高164mm 腹徑127mm、101mm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
四耳罐
花蓮水璉遺址出土
靜浦文化
600~300 B.P.
器高110mm 腹徑123mm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
		
侈口圓腹印紋罐
宜蘭淇武蘭遺址出土
噶瑪蘭文化
600~100 B.P.
器高131mm 腹徑158mm
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提供	
印紋甑
宜蘭淇武蘭遺址出土
噶瑪蘭文化
600~100 B.P.
器高269mm 腹徑164mm
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提供